9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立恒钢铁总经理助理、聚鑫物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龙介绍了立恒钢铁如何利用电商信息化平台形成企业独特发展优势的经验。
近年来,立恒钢铁坚持向宝钢等兄弟钢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尤其在信息化、物联网方面,参照宝钢的模式,结合自己民企的特点与真实的情况,自主研发了投入少、见效快的聚鑫物云销售、釆购、库存、物流、大宗物料管控、智能结算支付系统,将整个企业的釆购、生产、销售,以及外部社会物流、财务资金结算管理等进行相互连通,不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公司制作成本,还使人均收入提升了20%,2017年人均产出由原来的800吨钢提升到了1300吨钢、500吨焦。
王龙表示,立恒钢铁运用聚鑫物云信息化管控系统两年多来,为企业年节约资金4亿多元。
销售管控系统方面,立恒钢铁的销售平台自2014年12月上线运营。目前,立恒钢铁网上钢材销售量已突破1200万吨,线元中间环节费用计算,直接为企业降低销售成本1.2亿元以上。
采购管控系统方面,立恒钢铁的采购管控系统通过信息集成,发现优质客户和资源,经筛选分析后,将信用好、产品质量高、报价低的优质客户推送至APP。客户只需在手机APP中进行报价、报量,采购人员即可根据其报价与数量自行选择。该系统上线万吨。
大宗物料管控系统方面,立恒钢铁于2015年7月份引入大宗物料管控系统。该系统上线倍,计量速度由原来最快3分钟/车到现在不到20秒/车,最快达到12秒/车。通过全流程一卡式操作,目前立恒钢铁已经实现了门房无人值岗,磅房无人计量;取样、化验通过智能芯片加密作业;财务结算自动划价扣款,司机卸货出厂后5分钟内,企业就可以在线支付运费。目前,立恒钢铁的磅房工作人员由原来的160余人减为只留3人检修,质检化验人员由原来的230余人减至60余人,保卫人员由原来的140余人减至每个门岗1人,财务由原来的70余人减至18人。
56用车系统方面,立恒钢铁的56用车物流平台于2015年5月份开始上线运行。该系统上线后,立恒钢铁的平均物流成本下降约8%,仅2016年就节省焦炭和铁矿石运费近9000万元。在该系统有了丰富的车源后,立恒钢铁不再备用10天库存,只需备2天~3天的库存就能实现安全库存。由此,立恒钢铁盘活资金1.5亿元以上,按目前的融资成本来看,每年能够更好的降低财务费用至少1500万元。
智能库存管控系统方面,立恒钢铁的智能库存管控系统通过与销售、采购、大宗物料系统等板块进行数据联通,实现了企业物料管理可视化和生产库存智能控制。该系统通过系统数据的实时传送,智能计算出厂内现有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价值,可根据库存价值的70%,由系统发放低息基金,把企业的流动资产变成流动资金。
王龙表示,立恒钢铁在内部管理方面,将销售、采购、物流、生产在组织管理、流程管理、制度设定的基础上,通过移动互联系统集成,辅助以OA(办公自动化)和BI(商务智能),系统自动协同、运营和管理,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
整体系统架构做完以后,立恒钢铁获益明显:一是职能处从原来的18个处室精简到现在的12个;二是2015年至今,通过优化流程,精简人员2000余人,员工数由原来的6000余人减至3800余人;三是在库存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数据的基础上生成经营管控的智能报表体系,数据的挖取和准确的分析给决策层提供了决策依据。
智慧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让立恒钢铁的管理决策更加快捷、高效,让采购和销售交易更加阳光、透明和可控,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大幅提升。
王龙指出,现代企业信息化不再是传统的PC(个人计算机)信息化概念,而是基于PC和移动互联的两化融合。很多企业在两化融合过程中走了弯路,建立了一个个孤岛化的信息系统,系统之间的数据互不相通,不能为公司可以提供适时有效的经营决策参考。立恒钢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中心把各业务模块连接,满足了企业全面管理的需求,为企业挖取市场效益和做好风险管控提供了保障。
王龙提出,刚开始钢铁电子商务是从线下到线上,线上再到线下;而未来的电商是OMO(Online-Mobile-Offline),即线上与线下融合在一起,甚至是线上吞并线下。他认为,未来几年,线上和线下会被彻底打通,通过在线分享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线下商务的有效聚合,线下的很多场景可以“线上化”,这将是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将被彻底颠覆,生产型企业将全面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未来是分享经济的时代,未来的企业要么是自建平台,要么是共同参与建设平台。让我们一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共赢!”王龙最后说道。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 Email:guisheng.
上一篇:周秉直:专打硬仗的计量专家 下一篇:润景科技千万级信息化建设案例展示----山西安泰集团信息化建设之路